cover_image

玉环工业有机更新进行时丨向低效用地“开刀”,再造发展“生命力”

玉环发布
2024年04月18日 12:01

图片

图片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玉环的最大优势。近年来,面对土地捉襟见肘、发展空间狭小等瓶颈制约,玉环借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东风”,因地制宜探索出破题“金钥匙”——老旧工业园区“五化一提升”,向低效用地“开刀”,向老旧工业园区进军,在有限的存量土地中,挖掘增量空间,再造发展“生命力”。 




有政策 有底气 

空地再造“生产力”

图片
2023年,位于大麦屿街道辖区的浙江康华铜业有限公司启动“五化一提升”改造。目前,项目已完成一期一栋一层厂房,一栋五层厂房建设,正在进行二期一栋五层厂房施工,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推动企业产业升级产品升级
“康华铜业”在这里的老厂房始建于1996年,占地4.8亩,面积较小,容积率较低,无法适应新设备和新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企业早有实施地块改造提升的想法,奈何地块面积有限。老旧工业园区“五化一提升”改造提标扩面实施方案实施后大麦屿街道及时向企业宣传政策,将“对台贸易加工区列入改造提升范围
图片
针对“康华铜业原有土地面积不足的问题,街道协助企业完成了厂房旁边2.9亩边角地的协议出让和3.48亩土地的公开出让,使合并后整体厂区面积达到了11.22亩,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依托多幢厂房“一次审批、分期实施、分期验收、整体登记”的审批方式,“康华铜业”迅速启动项目建设,对地块进行整体改造新建二栋五层厂房,一栋一层厂房,新增共三栋厂房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全面推进2000吨白铜眼镜配件生产线技改项目。
图片
与此同时,在位于玉环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康华眼镜有限公司也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占地约10亩的新厂房已完成施工,等待验收,预计5月底投用。
 “我们计划在新厂房投入2至3条全新的自动化设备生产线,预计产值可以增加9000多万元。”浙江康华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利军说道。
据了解,“康华眼镜”目前这一片厂房始建于2008年。近年来,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场地不足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阻力。
是否需要买新厂房?企业坦言:并不划算。
图片
而看着厂区后院的10多亩空地,“康华”有了“答案”。 “这里原来是一块闲置地,种着一些绿植和果树,现在我们想把它利用起来。”王利军说。
这一翻“大动作”,企业仅花了半年时间。去年6月,“康华”启动“零增地”技改,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等多方助力下,通过单宗改造的方式,以最短时间完成各项审批,跑出了项目“加速度”。
图片
 “目前,我们的自动化设备占比约75%,其中自主研发的占比60%,新厂房的投用也让我们的自主研发之路走得更加坚定、更有底气。”王利军说。
作为工业大市,玉环拥有工业企业1.3万多家,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已达25%,甚至曾出现一宗地拍到近400万元一亩的现象。
如今,在玉环,和“康华”的选择一样,“零增地”技改已成为玉环许多企业突破土地“天花板”的“华山一条路”。 



不退线 不停产
联合改造“重画平面图”
图片
在坎门科技工业园,这里的72宗企业地块正在“重画平面图”。
坎门科技工业园区占地面积约600亩,共有72宗企业地块,其中58家企业用地面积在10亩以下,占比超80%。厂房大多建于21世纪初,存在企业占地小、厂房老旧、建筑密集、面积容积率偏低等诸多问题,企业改造呼声强烈。
 “很想改,就是担心成本太高。”玉环水龙阀门有限公司负责人邵永才告诉记者,“水龙阀门”的厂房紧挨着另外3家企业,一旦单独启动改造,企业需各退线5米,损失太大,厂房也将因为退线而导致宽度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生产需要,“不建不够用,建了不实用。” 这让邵永才左右为难。
图片
类似问题,在坎门科技园区普遍存在。坎门街道根据园区企业实际,急企业之所急,第一时间向上争取联合改造政策,允许相邻企业联合改造建筑,不退线,“重画平面图”,最大限度让利于企。
同时,推出滚动开发模式,分期施工,让企业边生产、边建设,最大程度解决他们的资金难题,全面激发企业“零增地”技改积极性。
这些模式和政策红利,让许多企业尝到了甜头。
“在不退线、不停产的情况下建厂房,这个政策很好!”邵永才说,眼下,“水龙阀门”已通过滚动开发模式,完成一期厂房改造,层高从原来的5米多增至7米多,为后期大型设备采购腾出场地,企业容积率也从0.25升至2.5。二期厂房也与另2家相邻企业达成共识,启动联合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总体设计。
相比各家独立改造,联合改造可新增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图片
 “今年,坎门科技工业园将在前期园区改造的基础上,重点谋划4个区块12家企业的联合技改,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业深入沟通协调,力争7月前启动2个区块,推动园区企业蝶变提升。”坎门街道“五化一提升”专班工作人员洪纬州介绍道。
去年以来,全市“五化一提升”工作一路高歌猛进,“围墙内”新开工“零增地技改”142宗,同比增长330%。今年,我市将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帮助企业用好联合改造、合宗改造、滚动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政策,助推工业有机更新走深走实。
作者丨王   敬
摄影丨金烨鹏
编辑丨陈   瑶
一审丨苏   鸥
二审丨何文新
三审丨张   荣
图片

加快花园式港口城市建设 · 目录
上一篇三个年·六大行动丨玉环:产业园项目建设正酣,纵深推进产业发展空间下一篇玉环工业有机更新进行时丨开工项目超150个!“围墙外”重焕生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玉环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